大凉山 - 历史大凉山大凉山自古以来就是通往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,是古代“南方丝绸之路”的必经之地。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,中央王朝就在这里设置郡县进行管理。
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西汉司马迁、蜀汉诸葛亮、元世祖忽必烈、著名旅行家徐霞客、马可.波罗等都曾有凉山游历、活动的记载。
1935年,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北上时,在会理举行了永垂青史的会理会议,并在冕宁与当地彝族首领歃血为盟。[1]
大凉山 - 自然地理地理大凉山海拔一般在2000-3500米之间,个别山峰超过3500米,最低处海拔324米,最高处海拔5958米,相对高差5600余米。大凉山是横断山东侧的平行山脉,东西两侧均为相对海拔较低的河谷。山脉东侧为四川盆地西沿。山地西侧美姑、昭觉一带为山原,安宁河谷(州府西昌所在地)为四川省第二大平原,此处丘陵起伏,顶部浑圆平坦,林牧业发达。东南侧为金沙江谷地,河谷深切,地面破碎。大风顶一带为大熊猫分布区。已建立自然保护区。凉山州州府所在地西昌即在大凉山西侧河谷中。
气候大凉山由于幅员宽广,地形地势复杂,因而气候差异性较大。主要有四种气候类型或气候区:
1、南亚热带气候区。
本区年均气温>=18度,热量丰富,光热充足,为本州香蕉、芒果、木瓜、甘蔗等热带作物主产区,且热带风光突出、诱人;
2、中亚热带气候区。
本区年均气温16-18度,降水量较南亚热带气候区多,空气较为湿润,是本州的粮油主产区,同时也是本州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;
3、北亚热带气候区。
本区年均气温13.5-16度,降水量较多,是本州粮油主产区之一,且旅游资料也较为丰富;
4、温带气候区。本区年均气温低于13.5度,气候温凉湿润,是林业、牧业、中药材的集中产区。本区由于热量条件差,且多属高寒山区,灾害多,农作物产量低,生产力水平不高。[2]
大凉山 - 物产资源大凉山地区森林覆盖率约为50%,宜林宜牧。气候适宜粮食作物、经济作物生产,著名农产品包括烟草、甘蔗、蚕茧、各种蔬菜等以及苹果、石榴、脐橙等水果。
大凉山地区是重要的矿区,拥有大量铁、铜、铅、锌、锡、钒、钛、轻稀土等矿产。
大凉山 - 交通状况凉山已形成以西昌为中心,公路为骨干,铁路、航空为主的交通运输格局。成昆铁路、国道108线纵贯全境。成都至西昌火车已实现电气化通车;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12000公里,雅攀高速公路凉山段已完成30公里。西昌每天有十一对列车过境,每周到成都有十四个航班,并开通了西昌—昆明—广州的航班。[3]
大凉山 - 旅游景点大凉山交通图大凉山是四川省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基地,主要景点有:
西昌卫星发射基地
雷波马湖风景区
西昌古城
会理古城
泸沽湖
螺髻山
彝海结盟遗址
灵山寺
普格温泉瀑布、
昭觉博石瓦黑古岩刻画
凉山奴隶社会博物馆[2]